人肩上扛着多大的压力?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答案。但你最应该担心的压力,可能是——「血压」。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如果一个人活得足够久,终有一天会遭遇高血压。但原本这种慢性疾病,却在近几十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更多处于人生上升阶段的中青年加入了高血压人群的大军。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9%,也就是说,每4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 根据中国血管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高血压人群已有2.7亿人,人数和患病率还在逐年攀升。 但很多高血压患者因为没有明显感觉,或觉得自己年轻时就开始服药伤害大,并没有接受早期治疗。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当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被定义为高血压。但研究发现,对于年轻人来说,血压处在-/80-89毫米汞柱的范围内,日后进展为心血管疾病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显著增加! 通俗来讲,高血压是因为血管壁增厚、管径减小、管腔狭窄、弹性降低等情况后,血液流通遇到阻力,血流速度逐渐减缓,正常的压力无法让血液顺利通过血管,这时候心脏为了把血液送达身体各部位,就会使出更大的力,由此导致血压上升。 人体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循环系统。 心脏收缩泵出来的血液大量流入主动脉血管里,会对血管壁造成一定冲击力,这就是收缩压;心脏舒张时,主动脉血管通过自身弹力压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血管和器官,形成的压力叫舒张压。 二者合称为血压,是血液循环到人体各个角落、为所有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的必要条件。 人体主要靠神经和体液影响心脏、血管活动,分配血容量,调节血压。在它们的作用下,健康人体即使血压暂时升高,也会很快调回合理范围。 中枢神经系统可根据身体内部及昼夜、温度等外部环境的需要,通过改变心脏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对血压进行调节。 体液中很多物质会影响血压波动,例如肾上腺素可使心跳加快加强,心脏输出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外周血管广泛收缩。 此外,心脏功能好、血管弹性好、管腔粗细适度,也会让血压调节阻力减小,全身血液循环更稳定。 血压波动的规律一般为“勺型”,白天活动多,血液循环和身体代谢快,血压较高;夜间身体休息,血液循环相对慢下来,血压较低。 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分为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年龄增长、缺乏体力活动、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及大气污染等。 这些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损伤心血管健康,进而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高血脂:降血压、降血脂、动脉硬化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健脾、养胃、消食 中风、糖尿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中风后遗症调降胆固醇、高血糖 脂肪肝、酒精肝、心肌梗塞、冠心病:治疗脂肪肝、酒精肝※防治心肌梗塞、冠心病等慢性病 骨质疏松:预防治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修复抗氧化、抗疲劳、抗癌、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调节:亚健康人群 痛经,月经不调:益气养血、活血调经、治产后恶露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