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执掌帅印丁学东的中投使命 空缺近四个月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帅位”人选终究落定。 7月5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官方站发布的人事变动消息显示,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将接棒调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担当中投董事长1职。 这也是相干部门在中国金融界高层“扫描一圈”后的结果。“从职业角度看,曾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的丁学东履新其实不意外。”7月3日,1名接近中投人士对经济视察报表示。 虽然目前中投的公司治理框架趋于完善,投资策略渐趋成熟,但是于奥妙时刻履新的丁学东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其实不轻于前任。 丁学东其人 丁学东的名字对金融界人士而言,颇有些陌生,但这也在情理之中。 在中投内部人士看来,其新掌门人应该是1名洞悉宏观经济形势,了解时局的专家学者型领导者。“他是一个做事果敢,有想法,思路清晰,极具进取心,工作能力很强的干部;”1名与丁学东共事过的财政部官员告知经济视察报,“他乃至通过自学,英语水平到达熟练掌握的程度。” 也许正由于上述诸多特点,经过不到26年的时间,于1960年2月出身的丁学东从1名财政部工业交通财务司调研处副处长,做到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唯一的60后官员,再成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掌门人。 丁学东在仕途上可谓平步青云,34岁成为司局级干部;46岁成为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48岁成为最年轻的财政部副部长;50岁时又成为国务院最年轻的副秘书长。 从其在财政部任职分工方面或许可以管窥丁学东的超强工作能力。于2008年3月升任财政部副部长的他,分管农业司、企业司、监督检查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等。而于2010年5月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后,丁学东的工作由财政部安排3人来接收:其分管的农业司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转由部长助理胡静林分管,监督检查局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转由纪检组长刘建华主管,企业司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转由部长助理刘红薇分管。 另外,丁学东之所以被上述中投内部人士誉为专家学者型领导者,是由于丁现在还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于1982年考入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3年后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财政、财务和会计学专家黄菊波。 不过,对丁学东而言,履新中投的头号大事将是,如果时间“赶趟”,他将以怎样一种姿态在年报中亮相致辞,向外界泄漏其投资管理思路。依照惯例,中投会在每一年7月中旬左右发布年报。 但是,中投2012的大致成绩单已揭晓:投资收益率超过10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5年转动年化投资回报逾5。也许这样的业绩表现可适度减轻处于风口浪尖的中投掌门人所面临的投资回报压力。 “中投每天睁开眼后需要支付3亿的利息,每一年最少5的投资回报率”的巨大本钱压力难免令金融界高层有些“望而生畏”,乃至年轻的中投恍如变成了决策层眼中合适人选谁也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 中投2.0时期 于奥妙时刻出任中投董事长的丁学东将带领中投管理团队步入2.0时期——公司治理框架趋于完善,投资策略渐趋成熟。不过,丁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其实不轻于前任。 翻阅丁学东与楼继伟的简历会发现,两人都历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白癜风应当怎样医治均属专家学者型领导风格,几近都没有金融投资领域的工作经历。而且,2007年9月29日中投成立时,楼继伟也是由国务院副秘书长转身为中投董事长。 在2011年报致辞中,原中投董事长楼继伟说,中投面对扑朔迷离的国际市场情势,坚持长期化的运作模式和商业化的投资导向,不断夯实投资管理能力,审慎做好满仓下的投资运作。 换言之,2.0时期的中投将是满仓投资运作,即完成大类资产战略配置以后,更多考验投资决策者的战术投资策略。 事实上,依照楼继伟的说法,2011年,中投对资产配置相应进行了优化调解,如强化配置意图,增加组合的灵活性,并稳步推动非公然市场,特别是泛行业直投、泛行业私募股权、资源能源、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长时间资产投资;采取措施提高组合的抗冲击能力。 回眸中投成立5年来的账面业绩,有两年的境外投资组合回报率出现负数;有一年的投资收益率与总资本回报率双超过两位数;而且中投自2010年开始公布年化收益率。财报显示,中投2008年全球投资组合回报率-2.1;境外投资回报与中投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收益率合并后实现的总资本回报率6.8;2009年的此组数据为11.7与12.9。 2010年全球投资组合全年收益率到达11.7,自中投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收益率为6.4;2011的这组数据为:-4.3与3.8,其实,也正是得益于2011年的满仓操作;2012年的中投收益不菲——预计全球组合投资回报率10,年化收益率超过5。 楼继伟曾坦言,2012年较为艰苦,大部分是进行公然市场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券,另有不到一半资金投资长时间资产。“从投资业绩来看,中投的表现逐年向好,投资策略渐趋成熟。”上述财政部官员告知经济视察报。更重要的是,中投在2011年将投资考核周期延长至10年,以10年转动收益率作为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契合中投作为长时间机构投资者的定位。 也因此,逻辑上,丁学东的投资回报压力不像当年的楼继伟那么大,其前任为他打下了一个考核压力略有减轻的机制基础。 不过,就络建设平台而言,中投的机构建设步伐或稍显谨慎。这乃至成为此次中投掌门人选聘进程中,令金融圈高层存有疑虑的一个环节。虽然机构职能不同,但这些金融圈高层们习惯了遍及全国或世界的机构终,和稳定的客户关系。 而截至目前,中投只有两家境外分支机构:中投国际有限公司、中投多伦多代表处。因此,未来若全球经济回暖,如果中投采取积极主动的投资策略,可能有必要拓展境外分支机构——这或许也是丁学东履新以后,需要推敲的课题之一。 另外,中投目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长时间注资机制和面临寻觅和留住专业化投资人才的困难,这也是丁学东所需要解决的课题。 总之,“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掌门人应该是1名战略型投资管理人才,极具综合决策判断能力,洞悉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情势的变化,统筹驾驭强。”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