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要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原来是这

发布时间:2020-1-20

小编操盘手投资圈(ID:gstz36j)

最近很火的一个话题:

总是听到很多人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决定起跑线的究竟是什么?

而那些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到最后又如何了呢?

在最近播出的《极限挑战》中,节目组用一种残酷又温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期《极限挑战》的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节目组到了一所上海崇明中学,组织了高三学生的“高考冲刺誓师大会”。

关于“人生起跑线”,他们问了高考生们6个问题(都是跟父母有关的),如果题目里的情况你符合就可以前进6步。

极限男人帮走进学校,向参加誓师大会的高三同学们抛出了残酷的6连问,对于每一问,回答“是”,便前进一条线;回答“否”则原地不动。

第一问: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吗?

一部分学生自信地走出来,脸上挂着藏不住的微笑。

第二问: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又是一部分学生从起点向前走去,已经走到第二排的孩子又有人往前迈步。

第三问: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一个小姑娘看着身边的同学已经连着往前走了三排,而自己仍在原地一丝未动,看上去有些失落。

短短三题过后,学生们已经分布成了明显的几条线。

第四问: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拥有过一次出国旅行?

又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向前走,不过令人思考的是,这次前进的,没有一个是三问后还在起点的孩子。

第五问: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你要送你出国留学?

一个绿衣服的男生看着身边最后几个同学也松了口气的踏步向前,眼睛不知道该看向何处。

第六问:从小到大你是不是父母心中的骄傲,他们是否一直在亲朋面前夸奖你?

六道问题问完,最终有一位女孩站到了最前,但仍有四位同学留在了起点。

从开始到结束,旁边的同学一个个跨步前行,而只剩他们几个一步没有动,只能呆呆的站着。如果我也是这几位同学其中的一个,那个时刻的内心在思考些什么?又能思考些什么?

现场的学生们已经站成了“立”字型,梯队明显。有人一路领先,有人却停留原地。

如果按现在的距离为各自的起点已经有不少学生比同龄人领先不少。然而这些领先的优势和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关系,他们之所以比别人站在前面靠的是父母创造的优势。

说实话,这让人看得很扎心。

回归正题:

这个时代,一套房子万+、一辆汽车10万+、幼儿园一个月学费0+、家庭一个月生活开销+……有人感慨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而是还不完的贷款。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假设父亲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你思考过爸爸每个月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吗?

本以为这只是一道经济学问题,没想到却被很多故事扎了心,湿润了眼睛。

我佩服一月挣2-3k养家的爸爸,也佩服一个月赚10万元养家的父亲。因为他们努力工作,关爱家庭,都担得起“爸爸”这个称呼。

月收入为0

他住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几年前在上家公司年薪30万,老婆年薪15万。收入与工作都很稳定。

唯一的女儿已经读到了高中,成绩优秀。后来公司经营不善,他拿了一笔遣散费后就回家了。

离职后,有家互联网公司希望他入职,但他没着急接下offr。因为想先休息一段时间,生活压力也不大,妻子的收入大可以承担日常开销。

可是这时,女儿被查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属于抑郁症的一种。她不想学习、不想娱乐,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哭,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为了24小时照看孩子,妻子辞职回家。他没再犹豫,立刻接下了那家公司的offr,开始了周而复始的高强度工作。

哪怕从底层做起,哪怕自己激情不再,为了女儿我必须重回职场。

一个爸爸,每月要赚0元还是赚万元?取决于他认为那个叫他爸爸的人需要多少钱。

月收入不到0

他在一个三线城市,年国企私有化改革,大多数老职工都下岗了,包括他。

他是个普通技术工人,没什么学历。

儿子患有自闭症,说话反应迟钝,丧失工作能力。妻子年轻时候过度劳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没有赚钱能力。

加上家里两位老人常年吃药,一家五口的生存压力全部压在他身上。为了养家,他打了两份工,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去大排档打杂,大概加起来能挣0块钱。

白天工地搬砖扛水泥,已经累得浑身无力。收工休息后,再跑到夜市大排档,经常累到手抖端不稳盘子。

这样拼死拼活干了两年多,年突发脑溢血,死了。才50出头,退休的年龄都没到。

死前,他每天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他是活生生被累死的。

月收入~

重庆,号称“8D城市”,多山多坡。很多货物需要人力搬运,这些人被称为“棒棒军”。

冉光辉就是其中一员。

一天早上,冉光辉接到了订单,运送一个足有半人高的编织袋。袋子被雇主塞得满满当当,重量大约有一百七八十斤。

冉光辉扛着口袋在错综复杂的梯坎上上下下,走了将近一小时才送到地方。上楼下楼,他累得大口喘气,这一趟挣了15块钱。

做棒棒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多块,淡季每天只能挣30~40块。冉光辉做了20多年棒棒,全家省吃俭用租住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

年房东说要大幅涨价,冉师傅咬咬牙贷款买下了一套二手房,花了40多万元。冉光辉老了,扛不动太重的货物。

棒棒还能干多久?他也不清楚。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儿子以后考上大学,找一个好工作。

冉光辉说:“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棒棒了,我想再干十年,争取换一套带电梯的房子。”

月收入

他今年28岁,每个月块,加上妻子赚的,每月一万多。小两口偶尔吃顿大餐、看看电影,日子过得挺舒坦。

十月怀胎,妻子生下爱情的结晶,两人的幸福就快要溢出来了。正当两人憧憬未来时,孩子查出脑瘫,一种无法痊愈只能改善的病。

为了照顾孩子,妻子辞职。脑瘫儿童需要长期康复训练,每天的费用大约多块,一个月20天左右,还有每月块钱的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全部压在了他身上。

几个月下来,入不敷出。有时候想想,老天爷真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他家孩子得了这种病?

但看见孩子笑呵呵的样子,又会想:没办法,谁让自己是爸爸呢?

他不断鼓励自己努力撑一撑,争取多赚点钱,至少孩子还能坚持去做康复治疗。

月收入0

他的年薪20万~30万,每个月大概2万块钱。妻子是全职太太,收入为0。乍一看,家庭的重担全在他肩上,可实际情况是:毫无收入的妻子才是撑起这个家的顶梁柱。

他是做销售的,经常出差,在家的时间很少。从新房的装修,到水电费的缴纳,再到孩子的吃喝拉撒,全是妻子管。

一次妻子回了娘家,他不知道怎么交水电费、换洗的衣服放在哪里、门禁卡丢了怎么办?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一团糟,他茫然了:这还是我的家吗?

他思考,自己为家庭做了什么?就是把工资卡上交。

哪怕自己月入2万,有了妻子,那个家才是家。她才是养活家的那个人。

月收入00

他的父母都是国企员工,以前每个月0多点的工资。后来他考上一所私立初中,每年的学费将近2万。

他很懂事,偷偷问母亲:“咱家是不是没钱交学费啊?”母亲一愣,告诉他:“怎么会交不起学费?放心,咱家有钱。”

没多久,父亲离开了工作近十年的单位,外出寻找工作。当时,他已经年近40。很幸运,父亲遇到了贵人,找到一份月薪3万的工作。

为了赚钱养家,不擅长喝酒的父亲每次应酬回来都吐个天翻地覆,医院,现在患了酒精肝。

父亲每月基本一半的时间在出差,很少有时间回家。一年不到,父亲本来满头的黑发突然白了一半。

他很自责,没想到当时随口一问,竟然给父母带来如此大的压力与愧疚。

父亲现在月薪3万,一大半给他做了学费和生活费。

月收入30万

他的父亲只有小学学历,在一家小工厂谋生,年的时候工资块。

那时工厂效益不好,发不出来工资。为了活着,父亲回老家进鸡蛋再到市场上卖。生意好的时候,会给他买个酱鸭翅,乐呵呵地看着他吃一脸油。

年,父亲下海做药品经销,挨个店推销药品。第一年基本没赚钱,第二年贷款买了一辆面包车,却压到了路人的脚,砸锅卖铁赔了好几万。

虽然苦,虽然寒酸,却也养活了一个家。到了年,父亲月入至少1万,慢慢后面增至30万。

父亲开始花天酒地包养情人,家暴,酗酒,“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毛病全部惹上。

后来他考上大学,母亲决意离婚。

父亲有钱了,月入30万,却再养不活一个家。

没过几年,父亲查出肝癌,他的情人不但不照顾他,还卷走了几十万。父亲去的时候很凄惨,没有妻儿在身边,孤零零一个人。

据说父亲临走时很想见他妈妈一面,可惜家人早已和父亲恩断义绝。

月入30万的父亲可以养活一个家吗?应该,可以吧。

可惜他没有。

每月要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在中等城市,以男人30岁结婚,60岁退休为例,在这30年中:

房子:以万为均价,加15万装修费计算,一共需要万;

车子:10年一换,每辆车10万,需要30万,油钱、保养费、过路费等其余花费加在一起,大概需要66万;

休闲娱乐:看电影、旅游每年2万,一共需要60万;

日常开销:0元*12月*30年=万;

孩子教育:至少60万;

父母医疗:至少36万;

退休后花费:保守估计48万……

所有花销一共万,平均到每个月,爸爸的月收入大概需要达到税后1.万,也就是差不多2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拿年平均薪酬来说,北京才达到元,更别提其他省份地区。月入2万,很多父亲达不到这个要求。

难道收入低的爸爸,就养不起一个家吗?

也没那么绝望。从月收入为0,到月收入30万,每个父亲都不一样。

有IT工程师,有国企职工,也有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职位不一样、月收入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父亲”这个称呼。

为了撑起这个称呼,他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为了家人过得更好,自己受累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请回答》里有一句台词:

“爱一个人不是富裕了想要给予,而是恳切地必须给予。”

父亲就是这样,撑起了“父亲”这两个字,也就养活了一个家。

来源丨高中学习资料精选、国馆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历史文章

特朗普说沪指要上点?A股一件大事明天就要发生!

北大才女演讲:经济学对我人生的5个影响

技术狂人为何最终难免爆仓?

实盘交易的技巧让利润奔腾

交易中最重要的事:寻找得到“金山”的方法,还是......

只要记住两种变盘信号,原来交易没那么复杂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分析师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吃什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irgz.com/yhsh/1004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酒精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