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金融4.0与系统影响力》论坛上,“U型理论”创建者奥托·夏莫博士、中国地头力学创始人王育琨、著名投资银行家/全球并购专家王世渝、个人品牌策划专家、《超级演说家》总策划王超然四人展开了热烈、震撼人心和启发所有人进入深度思考的探讨。 本文来源 看见幸福 图片来源 看见幸福 内容 幸福新世界圆桌论坛 金融4.0与系统影响力内容实录(一) 论坛主持 徐莉俐 分享者 奥托·夏莫、王世渝、王育琨、王超然 “幸福新世界”·金融4.0与系统影响力圆桌论坛 分享者简介 主持人 徐莉俐 徐莉俐(Lili)是MITxu.labChina合伙人、中国首席代表,清华大学紫荆谷创业研修班导师,国际教练联盟ICF认证专业教练(PCC)、资深引导师。 分享者 奥托·夏莫(C.OttoScharmer) 奥托·夏莫(C.OttoScharmer)是蜚声世界的“U型理论”的提出者和创建者,PresencingInstitute创始人,探索变革深层动力的组织学习大师。 同时,他也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资深讲师,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赫尔辛基经济学院创新与知识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曾为戴姆勒、普华永道、富士通等知名企业进行领导力项目培训。 此外,奥托也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世界级管理大师、南怀瑾弟子彼得·圣吉的合作伙伴,《第五项修炼·心灵篇》合著者。 分享者 王育琨 王育琨,中国地头力学创始人,创立了中国最接地气的管理学,华为、京瓷、丰田,三个顶级的世界公司都建构在地头力之上,这个结论给迷茫中的中小企业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1.头拱地,出绝活; 2.产品第一,世界第一; 3.有好产品和服务,可以支撑起千年传承的好公司。 分享者 王世渝 王世渝,著名投资银行家,全球并购专家。“全球并购中国整合”这一概念的首倡者;“中国主导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首倡者;具有28年资本市场从业经验。 现任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等多个企业职务,同时担任法国里昂商学院美好商业中心专家等多个社会职务。 曾出版著作包括《中国的纳斯达克》、《曾经德隆》、《中国重组》、《全球并购、中国整合》、《创事记》。即将出版第一部由中国专家写作的全球化著作《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分享者 王超然 王超然,个人品牌策划专家,《超级演说家》总策划。 主持人朱海燕: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幸福新世界,幸福连接万物,幸福共创未来。我是朱海燕,在此我谨代表Well-being幸福社欢迎从欧洲远道而来的U型理论提出者创建者奥托·夏莫博士,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这场活动的好朋友们! 接下来有请MITxu.labChina合伙人、中国首席代表徐莉俐主持今天的圆桌论坛。 ·1· 主持人徐莉俐:系统影响力与当下社会发展现状非常吻合,科技时代的治理系统的特点是实时、规模、完美,与以前的人治系统非常不一样。 说到系统,在座的几位老师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东方和西方对于“系统”的理解也不一样。西方说“系统”,让人想到机器。东方说“系统”,说的是整体,甚至有可能是道。 奥托·夏莫:首先对于在座各位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也感谢Well-being幸福社发起人晓艳发自肺腑的开场演讲。 晓艳讲到我在《U型理论》书提到的多年的祖屋毁于大火、爷爷去世的故事,以及你父亲去世的故事,其实,年11月最后一周,我的母亲也去世了。 和你父亲当年去世的场景差不多,我们聚在一起用三天的时间为母亲举行了葬礼。这三天,家族里的很多人都来了。 有一段时间,葬礼现场非常安静,而当我们把母亲的棺木从家里抬出去的那一刻,农场里所有的鸟儿开始唱歌、动物们开始打鸣,好像他们也感受到了场域的力量。有时候我们觉得所发生的事情纯属偶然,但事实上并不是。 这让我想到40年前,我在《U型理论》第一章写到年的农场毁之一炬的时候,爷爷跟我爸爸说,“小伙子,抬起头,向前看。”其实一周之后爷爷就去世了,我们在农场已被烧毁的牛栏废墟上举行了他的葬礼。 平时,牛栏里的60多头牛非常吵,但那一天30分钟的葬礼仪式过程中,牛群非常安静。当我们准备把棺木抬出去的时候,所有的牛都叫起来了。 从半个小时一点声音没有到所有的牛突然之间一起发出叫声,这个情景非常罕见。上周日我母亲去世的情景让我联想到41年前爷爷去世的那一幕,从中我感觉到同样的感受。 我想到,今天我所做的一切,有多少应该去感恩父母的呢?今天我做的很多事情,是当年跟他们在农场所做的事情中学到的。 早在61年前的德国,我们家就把传统农业种植转变成了有机农业种植方式,算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人这么做。所以,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人们会说你疯了。 而当我们把传统种植方式变成可再生的种植方式的时候,就达成了人和大自然、人和彼此、人和动植物,以及人和自己生命的意义、使命之间的和谐,从而不再分裂,成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面向,达到生态、社会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和谐。 这就是我从我的父母在农业方面的变革中所学习到的。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讲幸福,研究表明幸福来源于三种和谐,即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在的追求、使命感的统一与和谐。 作为个体,要达成天、地、人三种和谐,使得我们去热爱我们所做的事。这很好,但还不够好。 因为我们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生活在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当中。我们活在一个系统中,而这个系统现在出现了问题,我们集体创造了没有人想要的结果,所以有了生态鸿沟。 人类为了发展经济不断地摧毁大自然,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各种割裂、极端化。我们与自己之间,与和他人之间,都断开了更深层次的创造力连接。 系统影响力意味着什么呢?对我来说很简单——意味着要回答以下的问题,即平常在工作、生活中是如何正向影响生态鸿沟、社会鸿沟、精神文化鸿沟发生变化的?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大概再有十来年,人类会踏上全球变暖、地球毁灭的征程。一个好的迹象是,人类已踏上三类集体改变的征程。 第一是经济范式的变迁。现在的范式是“夺取-制造-浪费”,用完就扔。怎样把这样的范式变成循环经济?金融范式方面,多余的资产、钱,怎样能够投到公共资产上,投资大自然和人类的福祉? 现在的问题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资源和营养显然不平衡,多余的东西因为马太效应会聚集到资源更多的地方,而缺少资源的地方则持续地营养不良。 资本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社会鸿沟和现有鸿沟的恶化。 第二个路径是治理机制的改变。目前,世界范围内所谓的民主和治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很多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绑架了政治。治理层面,用对话的方式更加直接。 对话的意思不是你讲一句、我讲一句,我们俩吵起来。对话是作为一个系统或者群体自我看见、自我感知自己的工具,是一种系统思考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创造更多这样的对话。 第三个路径是深刻转化教育系统。当前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怎样从应试教育去到深层次的学习——中国叫素养学习。 深层次学习产生于全人、全系统思维之上,全人的意思是脑、心、双手统一起来,去系统学习、系统研究。 在个人层面、系统层面上,如果我们坚持沿着这三条路径走下去,都将通往幸福。 主持人徐莉俐:奥托从麻省理工系统动力的学派出发,分享了一个非常具有架构性思维的观点。奥托是德国人,慕彼得·圣吉和系统动力学之名,20多岁从德国到美国MIT读书。 U是什么意思呢?两点之间直线不可达,需要从外面的世界潜下来,激发人的创造力,形成结晶,成为外在的战略、行动和结果。 U是一个打通外和内的过程,是奥托发起的学习小组发现的特别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客观来说,U型理论是一座架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同时具有德国人的架构性的思考。 ·2· 主持人徐莉俐:三位老师在这方面都有建树,世渝老师写的一本书把工业革命浪潮、系统的观点做了提炼和归纳。对于奥托所讲的观点,您有什么样的回应? 王世渝:非常感谢这种有深度、高度、品质的对话交流形式。我经常把我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接触的、所参与的、所吸取的东西跟国内企业家们分享交流,但很难得到共鸣,或找不到对话的频道。 可以说,我的所思所想与奥托教授的分享非常同频。 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运行了多年以后,大家从商业、产品的逻辑中,发明了为人类社会、地球文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的一套系统。 这套系统从资本主义早期发展到今天,积淀了人类文明程度很高的城市,城市就是系统。 40多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转向资本市场发展,从国内发展走向全球。 我经历过这个过程,充分了解了中国这一套系统,在做东西方两个系统连接打通的工作时,发现我们对西方的系统缺乏系统性认知。 所以,我写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一书,把自工业革命以来所有工业文明的形态、经济性、全球化的形态总结成三种形态。 工业革命早期,蒸汽机刚诞生。那时要想发展经济,国家需要用坚船利炮去征服全世界,再售卖工业产品,在当时,全世界都采用了这种野蛮的发展模式。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新的资本主义形态,它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最早的简单借贷形态发展到美国资本市场所发明的资本形态。 从借贷形态到资本形态,再到最新的科技金融时代或者区块链时代,三种形态是递进式进步的金融形式。 现在,西方还提出了绿色金融、影响力投资。过去这几十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你以为摸到了和田玉,结果发现它是一块破石头,这是因为我们对西方缺乏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周以前我去了日本,过去是从单个项目看养老行业,现在是对这个行业进行系统性研究。半个月后我发现,日本于年进入老龄系统,截止目前这套系统非常成熟。 而中国于年进入老龄社会,60岁的人占10%,65岁的人占7%,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养老产业系统。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老龄系统的时候,能否好好理解中国的系统,结合国情设计出中国老龄系统呢? 虽说摸着石头过河,也不能一直摸下去。 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和资金,都有点“盲人摸象”,没有仔细研究人家的系统。这是过去这么多年以来我在资本市场遇到的最困惑的问题。 特别希望将奥托先生的国际一流的系统思维、战略模型应用于中国的系统创建上。中国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一套系统跟全球的系统能不能打通?是否能与全球各国一起构建全球70亿人的命运共同体,发展人类文明? 中国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确实还存在许多困难,因为系统问题没解决就会影响系统的微观行为,商业行为、投资行为、创业行为等等。 ·3· 主持人徐莉俐:育琨老师,世渝老师说全球化做得最好的中国企业是华为,您曾近距离陪伴华为任正非任总,也对日本企业的管理与运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