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middot专题杏林撷英

发布时间:2020-11-22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我院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知名高级中医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曙光名中医”是医院中医临床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医院传承型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的最高荣誉,我们为大家一一介绍曙光名中医们的风采。

第四批曙光名中医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窦丹波

高月求

刘成海

徐燕

张晓天

高建东

李琦

陆灏

张炜

卓蕴慧

高月求

肝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

师承名师、勤奋好学

师承上海市首届名中医王灵台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随师临诊十余载,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及高尚的医德医风给予他的启迪很大。王老师常以《大医精诚》自律和教导他,“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必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强调在治病救人的临床诊治中,做到耐心、细心、贴心,以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

王老师坚持以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守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倡导“病证结合”、“衷中参西”的临床论治思维,首创“补肾为主、清化为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在跟师学习中,勤学好问,及时总结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发表总结王师学术经验论文6篇,主编学术经验专著2部。

继承发扬、不断创新

在王灵台老师指导下,高月求在继承“从肾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开展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热兼肾虚,确立了补肾健脾利湿治法,形成了补肾健脾利湿方,经过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规范化临床研究证实可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的阴转率,目前正在进行“十三五”重大专项的临床研究,该治疗方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推广应用。

高月求积极拓展补肾治法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开展补肾为主治法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实践,探索肝癌前病变的诊断、中西医干预方案的临床研究。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实践中,分层论治。针对单纯性脂肪肝治以袋泡茶、脂肪性肝炎治以健脾除湿的中药复方,积极开展脐针、埋线、禁食或轻断食无饥饿疗法治疗脂肪肝。

在明确临床疗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他于年作访问学者赴挪威奥斯陆大学国立免疫研究所参加肝病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为日后将免疫调控机制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有机结合做了充分的准备。医院后,开始规划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免疫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免疫研究平台和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1项,并初步阐明了中医药干预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脂肪性肝病的免疫作用机制,系列研究成果获得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三等奖等十余项奖励,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甘为人梯、注重团队建设

受教于王灵台老师的教诲,高月求在担任肝病科主任期间,努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建成一支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协作的人才梯队。目前已有第四批全国优秀临床人才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上海市启明星3名、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人才2名、上海市扬帆计划人才3名。为开展肝癌介入治疗,医院引进副主任医师1名,目前每周开展肝癌介入手术十余台,丰富了肝病科治疗技术,先后委派国外进修学习2名、外院进修学习6人次,已引进冷冻射频、热射频、疑难肝病病理诊断、脐针、埋线等十余项中医、西医治疗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肝病科服务能力。在他带领下,肝病科入选国家中医肝病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区域中心、上海市唯一“振龙头”中医重点专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irgz.com/jccl/11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酒精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