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世界肝炎日 上海滩肝病诊疗专家云集宝山开展系列科普公益活动 在第六个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由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分会主办、医院承办的“上海市医学会健康方向盘活动--世界肝炎日”系列科普公益活动将于7月28日举行。 范建高教授 分会主委、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陆伦根教授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委、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傅青春教授 分会副主委、医院肝病中心主任 张欣欣教授 分会副主委、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瑞金北院副院长 茅益民教授 分会副主委、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副主任 张顺财教授 分会资深委员、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刘成海教授 分会副主委、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 李爽主任 医院消化内科内窥镜科主任 李锋副教授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时间:下午2:00-3:30 授课专家及授课主题 讲座一 主持:傅青春教授主讲:张欣欣教授--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茅益民教授--肝病患者的安全用药 讲座二 主持:张顺才教授 主讲:陆伦根教授--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刘成海教授--肝病的中医调理 活动总结:范建高教授 时间:下午3:30-5:00 地点:医院门诊二楼(宝山区团结路28号)陆伦根教授、傅青春教授、茅益民教授张欣欣教授、刘成海教授、李锋副教授 欢迎广大病友和医务人员前来参与活动! .7.28世界肝炎日科普知识普及 你了解肝炎吗? 何谓肝炎 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五种肝炎病毒,分别为甲、乙、丙、丁和戊型。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它们导致数亿人罹患慢性疾病,同时二者还是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病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如甲型和戊型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水、食物进行传播;另一类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如乙型、丙型和丁型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肝炎的危害 全世界约有20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50至70万人死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约有1.3至1.7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每年有35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 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约占总传染病总数的1/3。全球3.5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有近1亿人。在造成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的人群中,全球每年大约70万人,我国占近50%。因此,不论是从急性传染病的角度,还是从慢性肝病的角度,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及其导致的慢性肝病都是我国极其严重的问题。据上海市对病毒性肝炎的门诊和住院费用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因病毒性肝炎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约~亿人民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最多社会成本的国家。 肝炎早期表现 1、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活动后易感疲倦等。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分级 一级预防: 1、疫苗接种:接种甲型肝炎和乙肝疫苗有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2、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 二级预防: 建议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主动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和进行规范治疗,防止其发展成慢性肝炎。 三级预防: 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要遵从医嘱,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配合药物治疗防止慢性肝炎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 信息来源: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