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4.html 你知道爸妈最需要什么吗? 一件衣服? 一次旅行? 一个红包? 还是一套房子? 都不是! 父母最需要的是 陪伴、关心、理解和尊重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 根本理解不了他们的真实需求 老一辈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故土难离 在自己熟悉的农村或城市 寂寞了就找邻居聊聊天 部分老人因为各种原因 随子女搬去一个新的城市 每天自己待在装有防盗网的房子里 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国的退休年龄为 男性60岁,女性55岁 这个年龄的老人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所以他们更愿意走出家门 不仅可以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还可以结识新朋友,排解寂寞 近年来 “废物式”养老在各地兴起 指的是子女包办一切 不让父母做任何事 这样不仅会让老人“觉得自己没用” 产生心理落差 还不利于两代之人之间的沟通 让老人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数据显示 全国离婚/丧偶的老年人近万 约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三成 随着越来越多子女搬出去独住 老人的情感需求也愈发普遍而强烈 他们希望找一位老伴 相携走过余生 在意外或者疾病到来时陪着自己 对年迈的父母来说 陪伴比金钱更重要 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8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为了与疾病和平共处 他们需要长期服药、定期复诊 如果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不仅能消除老人内心的孤独感 还能及时掌握他们病情变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为2.64亿人,65岁以上的人口达1.91亿。 除了多给予父母关爱和陪伴之外,年轻人也要学会“察言观色”,随时注意他们的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动向,发现症状,应及时治疗。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出现斑块变得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症,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 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血管中的斑块一旦形成,很难完全清除,只能靠长期服药来稳定病情。 诱因:家族史、吸烟、高血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发病症状: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一旦确诊糖尿病,是无法逆转的,临床上也无法治愈,患者需要常年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以免发生并发症。 诱因:高热量饮食、肥胖、抽烟、喝酒、久坐和遗传都是糖尿病的诱因。 发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另外,伤口不易愈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 高血压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总计达2.45亿,也就是说,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诱因:肥胖、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等都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发病症状:血压升高可引起头晕、记忆力下降、睡眠差等。 肝癌 中国是乙肝大国,90%的肝癌是乙肝所致。 乙肝向肝癌进展的过程,又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0-30年的时间,所以50岁以上的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诱因:肝癌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病毒感染、酒精肝、肝硬化等。 发病症状: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 中风 中风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致命,而在于会令人致残。临床上只有不到20%的患者可以获得基本痊愈。 中风不会马上致死,但拖延得越久,后遗症越严重,患者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们要把握住治疗调理的黄金期。 中风后的最佳恢复周期一般在急性期两周以后至半年。 诱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吸烟更是成为诱发脑卒中的"头号杀手"。 发病症状:脸、口角歪斜,咧嘴变得困难;双臂或单臂没有力气,或感觉麻木;口齿不清;视野缺损;意识模糊、头晕,失去平衡等。 慢性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疾病,由于病程持续时间长,治愈难度大,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 最重要的预防方法,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增加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鱼类的摄入,少吃加工肉类,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老年人忘性大,作为子女要做好监督,只有把他们的身体照顾好,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