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春节 摸着肚子上一层又一层的“游泳圈” 又到了痛下决心减肥的时候 饿自己几天 争取饿一个星期,先瘦个4-5斤 什么? 减肥也会得脂肪肝! 我又不是胖子!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脂肪肝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脂肪肝就是肝脏里“油多了”,因此,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脂肪肝只会跟肥胖人士挂钩,跟瘦子没什么关系。当被告知患脂肪肝时,不少人都难以置信地表示“我又不胖,怎么会得脂肪肝?” 肝脏 是消化系统的中枢 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都要经过它代谢处理后 才能为我们所用 可是,肝脏又是个非常娇弱的器官,酒精、病毒、药物等刺激,都可能让它受伤。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正常情况下,肝内脂肪占肝重的5%,如果超过5%即为脂肪肝。 对于“多吃少动”成为常态的现代人来说,没有人可以完全和脂肪肝“绝缘”。除了肥胖的人之外,很多脂肪肝还不知不觉“潜伏”在下面这几类人中: 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90%的酒精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可引起肝内脂肪氧化减少、脂肪酸堆积,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饮酒越多,导致脂肪肝的可能性越高。 许多人为了瘦身,多年坚持素食和节食,使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体内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导致肝内脂肪积蓄。这类人需进行饮食调理,同时适量增加运动,做到“收支平衡”。 长期摄入过多的高热量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进而体内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脂肪和糖等都是通过肝脏来代谢。在营养摄入不足的状态下,如果机体热量不够了,肝脏就会加快脂肪动员来给机体提供能量,由于营养不良,脂蛋白缺乏不能有效代谢脂肪,导致甘油三酯等在肝脏内沉积而形成脂肪肝。 Ⅱ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6%,这是因为糖友体内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导致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形成脂肪肝。 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是肝脏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这也是肝脏最佳排毒期。如熬夜肝脏得不到休息,血流量相对不足,势必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正常的机能。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护肝的良药。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患上脂肪肝通常没有自觉症状,但随着患病年数的增长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右上腹不适、全身倦怠、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胀等,也可能因为肝部肿胀而有压痛感,少数人可能会伴随黄疸与腹水的症状。脂肪肝患者一部分是肥胖者,一般还会有并发的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 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科学平衡的膳食是预防脂肪肝的基础,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就是提醒大家控制饮食,保证营养的合理摄入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减少饮酒,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开朗,才能够远离脂肪肝。 感染科 医院感染科被秦皇岛市卫计委评为市级感染病学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良好,老、中、青三结合,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学术队伍。收治以肝病为主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均由教授及主任医师出诊。 目前主要收治的疾病与特色:①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及腹膜炎、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昏迷等;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重叠综合征等;药物性肝病,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各种肝病相关问题的咨询,如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②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③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布氏杆菌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败血症等。④各种寄生虫感染,如绦虫病、囊虫病、疟疾、阿米巴病等。⑤其它:如各种感染性腹泻、发热原因待查。与北京大学、医院医院医院知名专家密切合作,临床诊疗及科研水平居本市及周边地区前列。 联系 -(护士站) -(医办室) 李旭丽主任医师 感染科主任 毕业后一直从事于传染病临床工作。擅长诊断和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布氏菌病、艾滋病、各种脑炎等传染性疾病。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研课题曾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课题多项,分别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理事;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净化公关协作组成员;河北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人工肝学组委员;秦皇岛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秦皇岛市重大传染病专家组成员;感染病专业学术带头人。 诊室:肝病专家门诊二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应诊 作者:闫姝卉 图文编辑:闫姝卉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