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多是不容易,记得停下来

发布时间:2021-11-24

白癜风患者应该进来看看 http://www.yqyywdj.com/bdf/baidianfengxinli/3014.html

56岁的周先生近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自己每年都坚持体检,体检一直显示肝功能正常(如下图),没有异常箭头。但是现在突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实在让人无法接受。那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狡猾”的肝癌是如何逃脱每年体检的监控呢?

2月27日,吴孟达走了,这一噩耗让所有人痛心。这位为我们带来无数欢乐的“黄金绿叶”,在去年年底查出肝癌后,身体每况愈下,短短几个月后离开人世。就在几周前,优秀音乐人赵英俊也因肝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位名人因它而去。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许多高发癌症威胁大众的生命,而肝癌无疑是癌症中的一个“狠角色”。在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死亡率高居第三位。而我国情况更甚,是肝癌的高发国家。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中国为何是肝癌第一大国?它的发生为何总是如此突然?如何进行早期筛查?

特别说明: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原发性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其中HCC占85%~90%。本文所说的原发性肝癌,仅指HCC。

人体的肝脏实在是太“顽强”、太“尽心尽力”地服务了。肝脏是具有十分强大的代偿功能的器官,只要剩下1/3的肝细胞还能正常运转,肝脏代谢就不会显示异常,其实这时的肝脏已经出了问题!

我国为何成为肝癌大国?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慢性肝炎感染人群、有家族史人群以及肥胖、糖尿病、酗酒人群。针对此类高危人群,要求进行定期的筛查和体检,检查项目主要有影像学检查(B超),还要抽血检查肝功、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肝炎病毒检测等,以上检查能够将早期肝癌筛查出来。

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更为糟糕的是,由于酗酒、肥胖和肝炎感染,肝癌的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

在中国,造成肝癌高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慢性肝炎感染众多

我国慢性乙肝感染人数众多,达到将近1亿,而慢性乙肝患者则多达万例。虽然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全民普及,这个数值已经下降许多,但是过于庞大的患者基础,还是使肝癌的发生数得不到显著控制。

2

酒精摄入

我国是一个酒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无论是什么场合的聚会都离不开酒。而喝酒对于肝脏的伤害非常大,过量喝酒对于健康而言十分不利。研究表明,长期喝酒和不喝酒的人相比较,患肝癌的风险成倍增加。

大量饮酒者肝癌发生风险是非饮酒者的2.07倍,即便是少量饮酒者,肝癌发生的风险与非饮酒者相比也会增加。

而在我国,约有万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肝逐渐加重,则会发展为肝硬化,再进一步即发展为肝癌。

3

忽视检查

相对而其他国家的人,我国民众的健康意识非常薄弱。当身体出现一些症状病痛时,第一想法就是捱过去就好了。正因为如此,才容易将一些可以治愈的病症拖成大病,很多患有脂肪肝、酒精肝的人群,早期不进行干预治疗,后期容易发展成肝癌。

如果你是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或患有脂肪肝、酒精肝,或长期抽烟喝酒、食用霉变的食物、有肝癌家族史,务必引起重视。

4

其它危险因素

除了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肥胖、滥用药物、致癌物暴露(主要是黄曲霉毒素,有强致癌作用)、遗传、抽烟等原因,都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另外,发霉的食物内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个超强的致癌物。我们知道砒霜是剧毒物质,但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1毫克的黄曲霉素就能诱发癌症,20毫克就可以夺走人性命。

黄曲霉素在进入身体后会被肝脏吸收,通过细胞色素酶代谢转化,诱导抑癌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癌症。

日常常见的食物中都含有黄曲霉素,如:霉变的花生、玉米、发苦的坚果、变质的米饭、久泡的木耳等。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大多是中晚期?

上面我们分析了我国肝癌发病率高的几个因素,那么,为什么肝癌的死亡率那么高?为何大部分肝癌患者一查出就是中晚期?

实际上,肝癌的致命性就在于其隐蔽性,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在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但往往容易被认为只是劳累而忽略。

此外,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等到出现肝区疼痛时,或出现腹胀、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时,往往已经是肿瘤发展很大甚至出现转移了。

中晚期肝癌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比如乏力、消瘦、厌食、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等,还有少部分患者伴有眼睛发黄,或者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腹水等。

肝癌早期有哪些筛查手段?

正因为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早期肝癌大多都是通过体检查出来的。那么,有哪些肝癌的筛查手段呢?

1

血清标志物筛查

通过血清中的AFP(甲胎蛋白)、DCP/PIVKA-Ⅱ(异常凝血酶原)、AFP-L3(来源于肝癌细胞的一种糖蛋白)、CA(糖类抗原)等标志物水平,来评估或检测肝癌的发生。

其中,AFP为筛查早期肝癌的首选血清学指标,与PIVKA-Ⅱ和AFP-L3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

2

影像学检查

常规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和检测手段,它易于开展、操作简便、无创、可反复多次使用,对直径>2cm的肝脏结节灵敏度较高,其灵敏度随肿瘤体积增大而增加。

肝脏CT

肝脏CT平扫及增强CT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肝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可用于直径>1cm结节的鉴别诊断及监测。

肝脏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多参数、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肝脏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T。

其中,腹部超声联合AFP为慢性肝病患者肝癌的「常规筛查」,与PIVKA-Ⅱ和AFP-L3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多模式肝脏核磁共振和/或CT为「加强筛查」方法。

那么,不同危险人群的筛查频率应该如何呢?详细可查看下图~

点击可看大图

在常规筛查时,若腹部超声发现<1cm的结节,3个月后复查1次;若结节增大或结节>1cm且AFP>20ng/ml应进行肝癌加强筛查。

此外,如果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结节的性质,可考虑在影像引导下进行诊断性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日常养肝护肝必不可少

首先在日常要注意定时进行活动,最好是在早晨起床时就动一动。早晨是肝气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个时候稍微活动活动走一走,可以将气体调动起来,让肝脏功能保持在最好的状态下;除了晨起以外,日常可以在傍晚饭后散散步、跑跑步,也都是很好的活动,对于肝脏健康有益;

其次,饮食上要注意有所控制,多摄入一些含有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日常饮食以清淡的为主,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适当摄入不要过量。

肝脏健康对于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在日常一定要多注意,保护好肝脏。

文章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irgz.com/kfzl/12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酒精肝